禪詩賞析(2)|宋朝到現代詩精選,道盡世事無常|天界之舟 地藏道場 佛法正宗 行善濟世
喜歡的幾首詩,每一首都很有意義了悟無常。
禪詩賞析
禪詩賞析(2)|宋‧王安石《和詩贈女》
晚年王安石,當時的他已經歸向真如法界,找回了自己的佛性,才能寫出精準的開悟智言。王安石大家一定不陌生,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更是宋朝當朝宰相 實施變法新政。然而在他後來的人生體會,在七十多歲時寫下:人生中最重要的唯有一件事就是妙蓮花。年輕時候的王安石非常剛硬,尤其是推動變法時更是豎立許多政敵;晚年的他心性整個大改變,來看看他為何有如此轉變。三十多歲的王安石經歷了二女兒在一歲多夭折是他內心很大的傷痛。當時的他在鄞縣當官任期將滿,因此,著作了《別鄞女》來悼念次女。
王安石《別鄞女》
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
今夜扁舟來決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接著,在王安石推行變法新政時,與他一起變法的長子王雱站在第一線,卻因憂憤而英年早逝,長子的逝世也是王安石退出政壇的關鍵因素。在鍾山隱遁的王安石為悼念早逝長子王雱著作了《題雱祠堂》,表達出自己心中無限的哀傷。
王安石《題雱祠堂》
斯文實有寄,天豈偶生才。一日鳳鳥去,千秋梁木摧。
煙留衰草恨,風造暮林哀。豈謂登臨處,飄然獨往來。
還有一首詩能體現王安石鐵漢柔情的一面,王安石送弟弟王安禮赴京任尚書左丞時,回程時觸景傷情,思念出嫁遠方的長女因長女嫁給吳安持,故為吳氏女子。兩次送親人都使王安石哭到衣襟染淚不自知,王安石將心情寫給長女。
送弟王安禮(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知。
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王安石為何要向女兒述說她送女兒出嫁的心情呢?因為長女的政治聯姻是王安石心中的另一個傷痛,他要告訴長女:「爸爸真的很愛你,不是要犧牲你。」長女的公公吳充是接替王安石的下一任宰相,結果上任之後卻是反對新政。等於是這場政治賭注賭輸了,吳安持也跟著父親一起反對王安石 反對新政,長女心中非常委屈。
長女來信《寄父》
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鄰我憶家。
極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如淚看黃花。
王安石回信給長女:
王安石《和詩贈女》
青燈一點映窗紗,
好讀楞嚴莫憶家。
能了諸緣如幻夢,
世間唯有妙蓮花。
晚年的王安石大徹大悟將女兒帶到佛法裡去解脫,這時的他更是一個爸爸,真正的愛女兒。年輕的他想錯了,將兒子女兒捲入政治當中。這封信也附上楞嚴經送給女兒,以他自身的人生經驗引導女兒,不要想著過往種種,縱使曾為宰相 受到皇上重視,但一切已如幻夢般成過眼雲煙,人生中最重要的唯有妙蓮花,人生中最重要是找回自己的佛性。這時候的王安石看似為人生舞台的谷底,卻是他佛法修為的巔峰,看似什麼都沒有了,卻找回自己萬古的佛性。(摘自愛我就應該度我 世間唯有妙蓮花)
禪詩賞析(2)|明‧洪應明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禪詩賞析(2)|清‧順治皇帝《 順治皇帝讚僧詩》
順治皇帝讚僧詩
天下叢林飯似山 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矇矓又是誰 不如不來也不去 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 何日清閒誰得知 世間難比出家人 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 披搭如來三等衣 若能了達僧家事 從此回頭不算遲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禪詩賞析(2)|現代‧宗薩欽哲仁波切
你死後三天記得愛侶名字
五天只記得一半
十天不記得是他或她
二十天不記得是人類
接著下一生力量擴展
若投生為鳥
曾經的愛被對蟲子的飢渴取代
那時你所謂身愛人的那一群結束
你轉生為鴿子
在他腳邊吃麵包屆時不會注意到他
他也不會注意到你
我們是如此玩著輪迴的遊戲
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講座(實用生活禪)
天界之舟的指導老師天雲老師,研究大乘佛法30餘年,持學嚴謹、演講內容精闢與眾不同,為開創天界之舟的創辦人,素有「與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之美譽,引導無數學子找到真正的、永恆的自己,使其難忘聞法的感動,至今逾有千人印心授記、擁有廣大讀者及修行弟子,歡迎大家線上訂閱天界之舟的佛學講座,成為生活最佳的心靈補帖。
問路家族 LOVE&PEACE
留言列表